您现在的位置:环球汽车网 > > 百科 > 正文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遭遇压力和机遇共存

2013年04月28日 14:14: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类型:转载    编辑:    评论:0

  一边是欧美市场的持续走低,一边是中国连续数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中,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在开放、引进、创新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迎来一段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在产品技术、产能布局、销售策略、售后服务方面都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面对更加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竞争,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也遭遇了压力和机遇的共存。

  新角色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发动机,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可能会占到全球汽车市场的35%左右。而这些是由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人口、中国的城镇化决定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能不能担当起中国汽车市场的核心角色是个挑战。”针对自主品牌新时期的责任与挑战,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做了以上表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191.3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8.3%,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第一季度的答卷还算不错。但同时也要看到,虽然销售的数量比较大,但质量并不高,大部分自主品牌产品都是10万元以下的车型,整体收入和利润都比较低。

  “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是自主品牌的机遇,未来的10年中,将是中国品牌不断成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时期。而我们核心的企业能不能担当起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核心角色?这就是我们中国汽车企业家、中国汽车人所面临的挑战。”徐留平说。

  有专家表示,未来10年也是一个大浪淘沙、残酷竞争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也将诞生中国优秀的汽车企业,将会有一两家甚至五六家企业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中国的自主品牌、中国的企业开始真正向一个国际化的、全球化的企业前进。

  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成为全球资源的整合者。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焦点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过去以规模和价格为产品的竞争力,转向以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为依托的价值竞争。而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正在被重新塑造。

  “只要中国在未来10年、20年内能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市场,中国汽车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团队的培养,并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开拓创新,总有一天会后来居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汽车技术水平。中国汽车也终将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潮流的新一代领导者。”徐和谊说。

  微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微增长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时代,也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井喷式的增长方式让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质量、服务、品牌等方面的很多问题被掩盖住了,当市场增速一下减缓下来之后,这些问题也自然暴露了出来,并且成为阻碍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障碍。

  有专家表示,微增长是中国汽车行业当前Z显著的特征,处在微增长时代的汽车产业面临变革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而自主品牌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必须要从根本上提高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汽车工业的内涵式升级。

  广汽吉奥总经理缪雪中说,合资品牌产品储备丰富,新品投放或改款速度更快,再加上在中国市场车型下探、市场下行、价格下压,对自主品牌形成强大的压力和巨大挑战。自主品牌要提升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与美誉度,决非一蹴而就可以达成。同时,国家相关汽车法规政策日趋严格,对油耗、排放及汽车的质量要求,有了更高标准及更严格的要求,一系列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言,考验及挑战更大。

  另外,自主品牌企业在管理、研发、品牌等方面仍存在种种局限性,尤其是在核心技术领域,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始终是制约中国自主企业迈上更高台阶、取得更快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这种挑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对此,缪雪中表示,自主汽车企业只有加快管理转型、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准、强化品质管理、创新营销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才可能在重重包围圈中闯出一条路来。

  而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变化正在渐渐取得效果。“麦肯锡的一项Z新调研显示,目前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汽车消费者愿意花超过40万的价钱购买自主品牌的高端车辆,我相信在未来5到10年里,中国的自主品牌会在高端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于航说,今后中国汽车工业从高增长向微增长转型,从粗放能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型。这一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要求汽车行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科研机构等,都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以消费者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周到的服务上。同时将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相结合,从而使整个汽车行业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汽车行业所处的转型期,对于如何实现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很多专家表示,还要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工作。如果说前3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增长,是借力上一轮改革开放的成果,那么,想要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管理模式,作为市场主体的各大汽车企业,也急需因时而动,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机制创新。

  徐和谊说,国有企业升级的根本在体制、机制上要深入改革,建设符合市场规律的国际化的企业运营机制。中国汽车如果想从大变强,首先是国有骨干企业要能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才有可能使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做强。企业不强,中国汽车工业的强也无从谈起。

  全球化的参与与应对

  2013上海车展上,现代全新中高端车型名图进行全球首发,而与它一同实现首发的跨国公司车型共有28款。作为全球Z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全球化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国内汽车市场。

  北汽国际有限公司总裁董海洋说,全球汽车产业已经走过110年,这期间发生了三次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第二次是以丰田为代表的T P S生产方式,赢得了市场的优势。之后,中国逐渐成为第一大市场,中国有利的投资环境和低成本的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中国汽车迅速增长,这是第三次转移。

  董海洋说,每次转移都有它内在的创新和变革力量在推动,全球化将汽车产业的第三次转移带到了中国,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一个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中国汽车如何从现在的低成本方式,逐渐走向一种协同创新的方式,这是中国自主汽车工业的共同课题。

  中国汽车工业的提升和发展离不开全球化。“我们现在尽管速度很快,但距离合资企业和国外产品仍然有一定差距。”董海洋说,到目前为止我们90%的核心零部件都仍然控制在外资手里。

  对此,汽车专家王军雷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目前自主品牌汽车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Z为便捷和低成本的一条路,而面向全球的合资、国际并购、战略联盟和海外投资等就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

  但全球化也给自主品牌产品带来了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冲击。由于自主品牌在技术、质量等方面的先天不足,造成在市场竞争中,大多数自主品牌只能处于市场的低端。而且,随着合资和进口品牌车型的不断丰富,网络布局的不断延伸,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也在逐步被挤压。

  针对这种情况,自主品牌企业也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有了提升和改变。与以前相比,国内汽车企业与跨国巨头的合作开始更多地要求“以我为主”,而诉求也开始更多偏向于产品方向性或战略性的选择,不管是技术引进或全球合作都是基于企业本身的战略或需求,以求得合作双方价值能Z大化。(记者 李志勇)

环球汽车网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客户端
“扫一扫”


或关注微信号:
huanqiuauto

我要
评论
收藏
文章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