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雪豹财经社
摘要:卷质价比,不卷价格
提及汽车工业,常常被冠以“百年”一词作为修饰,这是一门需要时间沉淀的复杂工艺。
从1958年生产出第一辆自主研发汽车至今,北汽集团已经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66年。在漫长的时间里,北汽有过许多明星产品,从中国第一代轻型越野车到北京吉普,从北京现代到北京奔驰,还有数十年经典传承的北汽越野BJ系列,以及豪华感十足的北汽极狐。
众多产品中,谁最能代表北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对于北汽而言,66年的行业深耕最能体现集团特色的不是某一款产品,而是所有产品背后的理念传承:品质平权。
所谓品质,指的是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和安全性;所谓平权,则是让普通消费者也能拥有高品质的产品。
BBA的标准,亲民的价格
近期,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刘宇在一场科技沙龙上坦言,“现在行业卷得一塌糊涂”。
在经历了几年的野蛮生长后,国内汽车行业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增速放缓的同时大批新玩家涌入。车企们卷价格、卷技术,甚至是CEO亲自下场做品牌宣传。
面对这样一个极致内卷的车圈,北汽的“卷”法有所不同:既不希望把技术卷到普通人遥不可及的高度,也不希望不计后果地将价格打到地板以下,而是选择了一条“质价比”的道路:让豪华下沉,让技术普惠。
实现质价比的第一步,是通过技术突破,让普通消费者也可以负担得起一线豪华产品。
坐落在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生产过奔驰大G、宝马5系、捷豹E-PACE、i-PACE等豪华汽车品牌,而它的“姐妹工厂”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是麦格纳除格拉茨工厂外的唯一整车制造基地,也被称作“东方格拉茨”。
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
图源:北汽集团微信公众号
北汽极狐阿尔法,就诞生自这里。在这座工厂生产的产品身上,藏着诸多“BBA”的细节。
极狐阿尔法S
图源:北汽集团官网
冲压车间是汽车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大多数主机厂的冲压件合格率介于85%~90%,而北汽蓝谷麦格纳工厂可以达到与奔驰同级的97%。在铆接环节,蓝谷麦格纳做到了99%的合格率,高精度工艺能够确保车身结构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工厂的间隙控制标准为±1mm,面差控制标准为±0.5mm,与奔驰等一线豪华品牌看齐。
在BBA的生产标准下,最新上市的极狐阿尔法S5拥有51897N·m/deg的车身扭转刚度,高于劳斯莱斯幻影,而起售价仅有19.98万元。
除了在生产标准上看齐一线豪华品牌,北汽在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等环节也采用了“豪华”标准。
最近两年,北京奔驰开始全方位推行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生产运营360(Mercedes-Benz Cars Operations 360,简称MO360)的应用,构建起“数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续”的智能制造体系。
目前,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北京奔驰生产制造的方方面面。
例如,北京奔驰在生产全流程中集合了大量先进机器人,并不断引入行业内最新的机器设备。相关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完成自我学习、自我优化,进而实现高精准度的生产工作,将误差降至最低。
数字交互界面方面,北京奔驰顺义工厂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可视化大屏高度融合工厂的生产数据资源,实现产能、设备、仓储等多环节的关键指标监测分析,辅助生产人员全面掌控工厂生产运营状态并进行高效决策。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更高效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让消费者能够以50万以内的亲民的价格,享受到百万级豪华标准,这才是品质平权的核心所在。
把品质平权刻在基因里
过去66年来,品质平权的理念贯穿在北汽发展的始终,也是它重要的精神内核。
这一精神内核,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形象。
在1966年,它是中国第一代轻型越野车;47年后的2013年,它是首款民用越野车BJ40;到了2021年,它是极狐首款量产车型阿尔法T。而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它可以是极狐阿尔法S5,也可以是参展的19款新产品中的任意一款。
每一代产品的成功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质价比的极致追求。
以北京越野的明星产品BJ40为例,这一系列的车型是中国越野车市场保有用户最多的产品,作为一辆定位于民用越野的车型,大多数用户选择BJ40的原因都是“品质可靠”。
BJ40
图源:北汽集团官网
BJ40采用“五高一旱”的测试标准,即在超50℃高温、95%以上高湿、-41℃以下高寒、5%以上高盐腐蚀、超5380米高海拔,以及四大沙漠干旱环境穿越的极限环境,确保车辆适应各种极端条件。
在这一标准下,消费者用民用越野的价格,就能买到专业越野的品质。
据北汽官方数据,2017-2020年,BJ40连续4年位列中国越野车型销量第一。2020年,该系列车型的市占率已经接近20%。
北汽的另一款明星车型极狐阿尔法T,同样是质价比的代表。
阿尔法T是极狐打造的第一款车型。它诞生于麦格纳工厂,以BBA的豪华品质为生产标准,同时采用了通常只会用于百万级豪车的“上钢下铝”车身结构。全车搭载了多个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软硬件,售价却仅在20万元级别。
从BJ40到极狐阿尔法T,品牌、产品、技术不断迭代,但不变的是对品质平权的追求。
来到2024年,通过60余年的传承和完善,北汽希望将产品的“质价比”做得更加极致。极致两个字,体现在“更智能、更节能、更安全”三个方面。
在智能方面,北汽是行业内首批实现AI大模型上车的企业之一,极狐考拉、阿尔法T5等产品已经具备自我认知、主动学习和无限次对话的AI能力。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达到L3级别智能驾驶标准,是行业首批实现城市NOA功能的车型。6月初,北汽成为9家获得L3级自动驾驶试点准入证的车企之一。
续航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消费者的核心痛点,为了让新能源产品更节能,北汽在20万元以下车型上率先搭载800V高压超充电池系统,大幅降低了超充的门槛。此外,北汽还研发了国内最齐全的电机型谱,第五代电机中的单电机总成转速维持在22000转/分,同时功率密度提升,实现整车百公里加速7秒、能耗降低10%以上。
在汽车行业,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北汽全系产品都采用高标准的碰撞安全标准,新能源钢铝混合专用车身在碰撞中吸能效率可提升35%,运用全新BJ40“整体笼式车身+内嵌式防滚架”技术,极狐超60000牛米的车身扭转刚度,极光电池保持着交付至今零自燃的纪录。
品质平权的出发点是用户的需求,北汽始终从用户需求出发,帮用户解决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
从造出中国第一代轻型越野车至今,北汽的每一代明星产品都在传递相同的品质平权理念:高端的技术应该被大众用到,而不是少数人享受的潮流;车企要做质价比,而不是单纯的价格低。
平权不是喊口号,是固底色
实现品质平权并不容易,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北汽用60余年的坚持,把真正的品质平权打造成北汽始终如一的造车底色。
生产一部智能手机,背后需要至少8个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支持。而造出一辆品质平权的好车,需要3万个以上的专利作为基底。
据北汽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12月,集团申请专利约3.5万件,授权专利达到27953件,有效专利18472件。
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有效专利来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两大领域。新能源领域授权专利3426件,有效专利3140件;智能网联领域授权专利1543件,有效专利1067件,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北汽在三电、氢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成果也受到认可,6次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3.5万件专利支持下,北汽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截至目前,北汽拥有企业技术标准近5000份,累计参编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掌握公告、CCC、国环等认证申报系统,涉及3000多个认证参数管理与维护,认证能力覆盖全部车型。研究能力涵盖基础设施、智能网联、节能环保等七个领域,20余个细分研究方向,处于行业前列。
这一系列成就都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研发体系搭建,围绕产品开发、技术开发、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技术标准等,北汽建立了完备的正向研发体系。
为此,北汽也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2021年至2024年,北汽的研发投入逐年提升,研发总预算分别达到75.4亿、76.1亿、83.6亿和132.1亿元,研发费用占比从6.2%提升至到11.7%,增幅接近一倍,研发人员规模已达到8200人。
为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北汽牵头建设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并投资超过20亿元建立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在提升自身核心技术水平的同时,北汽也在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
而对于北汽而言,这只是起点。
未来5年,北汽将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技术研发上投入超500亿元,到2030年,北汽的累计研发投入将突破1000亿元。
在北汽看来,科技从来不是为了扩大世界的差距,而是要竭尽所能包容彼此的差异,不断缩小差距。只有不断科技创新才能打破价格限制、突破技术壁垒,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同品质里的超价值。
好的科技成为人人受益的科技,落地到智驾平权、安全平权、空间平权、成本平权……以科技创新下沉“百万级”产品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质平权。
每一款成功的产品、每一项领先的技术,都代表着某一时间段的北汽。但真正能够定义北汽66年历史的精神内核,只有品质平权。
对品质平权精神的传承不是喊口号,而是陪伴北汽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护城河。只要始终保有这一内核,北汽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新技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