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车体保养。车体保养又习惯称汽车美容。主要目的是清除车体外和车体内的各种氧化和腐蚀,然后加以保护,尽量突出车的“美”。它主要包括:车漆保养,坐垫地毯保养,保险杠、车裙保养,仪表台保养,电镀加工保养,皮革塑料保养,轮胎、轮毂保修,挡风玻璃保养,底盘保养,发动机外表保养等。
二、车内保养。车体保养是为了使车永葆青春,车内保养的目的则是让汽车行驶几十万公里无大修,保证汽车处在最佳的技术状态。它主要包括:润滑系、燃油系、冷却系、制动系、化油器(喷油嘴)的保养等。
三、车体翻新。如深划痕的诊断、治理,多材料保险杠修复,轮毂(盖)的硬伤修复,皮革、化纤的材料翻新,发动机的颜色翻新等。 汽车保养分为定期保养和非定期保养两大类,定期保养有: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非定期保养有:磨合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汽车保养的主要工作不外乎清洁、检查、紧定、调整和润滑等内容。但随着科学技术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各种先进技术在汽车上广泛应用,使未来汽车逐渐走向智能化,因而汽车保养的内容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汽车保养是一项技术性比较高的复杂工作,单靠司机本人难以完成,需要到汽维修企业去进行。而现在在我国还有一部分汽车维修企业死抱着传统的保养观念不放,保养设备和工具陈旧落后,保养方法手段还是老一套,根本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此外,还有个别维修企业的服务质量堪忧,为牟取暴利“黑箱作业”,保养中以旧充新、以劣充好,保养费、换件费漫天要价。所以提醒司机们保养汽车时一定要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质量可靠、信誉好的维修企业,而不要嫌麻烦、图省钱而不保养汽车,以免因小失大。
汽车保养的六大误区
汽车养护专家介绍说,有的人本来以为是在保养汽车,但实际上却弄巧成拙损坏了爱车。看了以下错误养护法,你也来对号入座吧。
进口——不适用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北京二环、三环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北京就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意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侧起包在所难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的小编提示,合资生产的轮胎从性能上讲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货。
新不充电——缩短寿命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一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车内设备随意加——影响行车安全
私人轿车是车主移动的家,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一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加装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不妥当,对汽车性能及操纵的方便会带来不利影响,易留下后遗症或影响行车安全。
冷却水温度太低——磨损发动机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尽可能的低;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实际上,汽车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黏度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之间。
水箱“开锅”速加水——气缸开裂
夏季天气热,有的司机一看见水箱出现“开锅”现象,就担心发动机温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极可能造成气缸盖因为突然受冷而出现开裂现象。
如果碰见水箱“开锅”,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停车,让发动机保持怠速空转继续散热;同时打开发动机罩,提高散热速度。待冷却水温度降低后,再将发动机熄火。此时如果冷却水不足时,应缓缓添加,以防气缸盖因骤然受冷而出现开裂。
长期不用车或短途用车——机件受损
有的人虽然成为了有车族,但平时“不舍得”开车,只有放假时才开车出去玩,其实这样的用车方式是很伤车的。引擎与变速箱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常处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而生锈,电瓶也会因为长期的自然放电影响到使用寿命。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几天就跑一次车,跑个三四十分钟。
另外,车随时在动但都开不远,是伤车的重要原因。车上机件在发动机启动至稳定阶段之间磨损最严重,发动一次车电瓶所消耗的电力也大约要行驶20分钟才能补足,这样的用车习惯很容易使车子提早出毛病。